风吹麦穗千层浪,又到一年麦收时。目前,全国冬小麦陆续进入收获期,中农控股牢记服务“三农”初心使命,统筹农机力量抢收抢种,深入田间指导管理,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。
服务靠前,麦收“到家”
麦收时节,中农控股旗下各地中国农资为农服务中心组织小麦收割机在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山西等地开镰收割,全力加快麦收进度,确保夏粮顺利归仓。
“这两年,中国农资为农服务中心不仅用机械帮我收粮食,还帮我处理秸秆,为我解决了大麻烦的同时,还多出了一笔收入,我的3亩粮田,处理秸秆的钱就有近200块。”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褚墩镇罗大哥高兴地说。
今年“三夏”期间,中国农资临沂为农服务中心投入小麦收割机、搂草机、打捆机、抓包机以及运输车辆约30台,在临沂市罗庄区及附近地区开展小麦收储、秸秆打捆离田等农机作业。
“最近一段时间,我们每天大约收获小麦1200吨,农机手们凭借着精湛的操作技术,熟练地控制着收割机的行进速度和脱粒装置,力求在完成收割任务的同时,最大限度地降低小麦机收损失率。”中国农资为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。
全程托管,省时省力
在河北宁晋,中国农资为农服务中心托管的麦田里,经验丰富的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穿梭,饱满的麦粒从收割机的储粮仓里涌出。
采取托管后,宁晋县小刘庄王大爷家的小麦亩产从950斤增长至1150斤,按1.1元/斤计算,亩均收益从1045元增至1265元。
在河北衡水,中国农资为农服务中心托管的6000余亩小麦喜获丰收,在“中农红马甲”的悉心帮助下,麦穗脱粒、秸秆粉碎等流程一气呵成,金黄的麦粒快速装车。
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的麦田里,联合收割机轰鸣作响,金色的麦穗被快速吞入机器,脱粒、装车一气呵成。中农控股河南分公司农服人员穿梭于田间地头,调配先进农机,协调收割进度,以实际行动守护丰收图景。
小麦托管服务带来的不仅是产量和收入的增长,更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。
中国农资为农服务中心通过大数据、物联网等信息技术,对小麦生长进行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,根据小麦成熟度和天气条件,合理安排收割时间,确保小麦的品质和产量,服务中心还提供专业的储存和运输服务,帮助农户妥善保管小麦。在中国农资为农服务中心的努力下,农户种植小麦变得更加高效、便捷。